【华创宏观·张瑜团队】美国“疫情”的不同声音——战“疫”系列十五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文/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战疫系列报告】
战疫系列六:经济影响再评估
战疫系列七:还有多少人需要赶路?
战疫系列八:对抗疫情要花多少钱?——基于财政视角
战疫系列九:战“疫”政策三阶段梳理及复工跟踪
战疫系列十:复工的三个概念辨析
战疫系列十二:经济政策从“暂停”进入“小跑追赶”——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部署会议点评
战疫系列十四:地产如何带着镣铐起舞?——从供需十五个约束看地产细节
一、美国政府的“声音”
美国政界对疫情的态度经历了“由外转内”、从轻视到重视的转变。第一阶段:轻视美国新冠疫情蔓延的程度及影响,指责他国和政治对手。第二阶段:3月以来,逐渐正视美国新冠疫情,疫情防控措施升级。
基于白宫对卫生部门和政府官员声明需一致性的要求下,福西13日在白宫记者会上的发言可以代表卫生部门专家及政府对美国疫情的最新判断——即美国疫情拐点尚无法明确,未来8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防控期。
随着新冠疫情在美国不断扩散,美国政府防控的措施已全面升级,未来美国有“封城”的可能性。此外,美国将在全美推广新冠病毒“drive through”检测模式——在全国各地设立“drive through”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站,民众不下车即可接受检测,可有效扩大美国检测新冠病毒的能力。截至3月12日,华盛顿特区和24个州已宣布进入州紧急状态。“州紧急状态”类似于我国的“全省总动员”,从统筹协调程度来看,美国接下来的疫情防控措施或倾向于中国模式和新加坡模式的结合体,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地域看,疫情严重的州倾向于中国模式,疫情较轻的州倾向新加坡模式;二是从统一协调程度看,限于体制约束,美国很难复制中国模式,但联邦政府在紧急时刻有特殊权力(例如国家紧急状态),所以美国防疫更可能是中国模式和新加坡模式的结合。
二、美国医学界的“声音”
从新冠疫情在美国扩散之初,美国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对新冠疫情持“谨慎并偏悲观”的态度。此外,美国卫生领域专家对美国感染人数的预测更加悲观。即使是最“乐观”的预测,美国也可能会有“数百万人”感染(福西预测);美国国会医师的预测是美国可能会有0.7-1.5亿人感染,80%的人会痊愈;最坏的结果是美国可能有1.6-2.14亿人感染(CDC模型分析师)。从感染人数来看,美国疫情已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在最新的白宫记者会上,美国权威传染病专家福西表示,目前无法判断美国疫情拐点何时出现。
三、美国智库的“声音”
美国智库专家对疫情的观点有两个特征,一是较为客观并具有前瞻性,二是疫情研判的出发点多样化。一方面,一些智库早在1月底2月初就对美国疫情防控提出了较为严格的措施建议,比如AdrienneArsht-Rockefeller基金会研究员提出灾难管理人员必须与传染病专家(如CDC)密切合作以科学应对疫情,美国企业研究所提出要及早识别和隔离病例,以防止疫情在美国进一步传播。另一方面,智库学者对美国疫情的看法出发点多样,他们从中美关系角度、美国体制、疫情防控措施、宏观经济等角度对美国疫情做出了判断。
四、美国经济金融界的“声音”
美国经济金融界机构及专家对美国疫情的看法普遍悲观。瑞银认为美国经济二季度会陷入萎缩,高盛将美国2020年经济增速下调至1.3%,标普将美国经济增速下调0.3个百分点至1.6%,摩根将美国第一季和第二季的经济增速调整为-0.2%和-0.3%。GGV和红杉资本等机构号召企业做好准备以应对疫情更严重的冲击。著名经济学家海思、布林德和彭博社学者预测美国经济甚至会步入衰退,彭博社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一年美国衰退的概率达到53%。
疫情不分国界、无关政治
当今全球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疫”国他乡的“蝴蝶效应”使得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不论疫情是否严重)难以在疫情影响中独善其身。美国疫情的扩散程度,对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至关重要。美国应该拿出更大的决心和态度来遏制疫情在美国的蔓延,尽力减小2020年最大“黑天鹅”给美国和全球经济金融带来的负面效应。3月11日,世卫组织已将新冠肺炎疫情升级为“全球性大流行”的程度。正如专家所言,此次新冠疫情蔓延是不分国别、不管政治的。当前,国际社会更应齐心协力共抗疫情,渡过“新冠疫情”这一难关。
风险提示:美国疫情扩散超预期
(9)3月6日,蓬佩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卑劣地表示,由于中方不公开、不透明,美方获得的信息不完善,导致美方落后于疫情挑战;此外,不顾世卫组织的命名,将新型冠状病毒称为“武汉冠状病毒”。(10)3月11日,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妄加指责,中方在疫情爆发之初进行了掩盖。
第二阶段:逐渐正视美国新冠疫情,疫情防控措施升级。3月以来,美国新冠疫情确诊人数急剧上升,美国政府当局逐渐正视疫情在美国的扩散,关注重点从“外部”转为“内部”,疫情的“政治”意味淡化,疫情检测和防控措施也同步升级。3月1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构成全球性大流行(pandemic)。随着疫情升级,美国各州已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13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将启动达50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储备用于疫情防控。
(9)3月12日,白宫宣布,即日起暂停对公众开放;美国国会宣布,美国国会大厦、参议院和众议院办公大楼将暂停对公众开放,直至4月1日;美国国防部宣布,五角大楼将取消所有公众参观活动,开放时间另行通知。(10)3月13日,在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邦政府将启动500亿美元的紧急资金储备,用于各州医疗机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同时要求各州尽快建立应对新冠肺炎的应急指挥中心。与此同时,美国还将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提升检测能力,预计下周将完成140万份新冠病毒检测,截至本月底检测量将达到500万份。
(二)美国政府对疫情研判
(一)美国医学界对美国疫情判断偏谨慎悲观
(二)美国医学界对美国疫情发展的预判
美国智库专家对疫情的观点有两个特征,一是较为客观并具有前瞻性,二是疫情研判的出发点多样化。一方面,一些智库早在1月底2月初就对美国疫情防控提出了较为严格的措施建议,比如Adrienne Arsht-Rockefeller基金会研究员提出灾难管理人员必须与传染病专家(如CDC)密切合作以科学应对疫情,美国企业研究所提出要及早识别和隔离病例,以防止疫情在美国进一步传播。另一方面,智库学者对美国疫情的看法出发点多样,他们从中美关系角度、美国体制、疫情防控措施、宏观经济等角度对美国疫情做出了判断。
美国经济金融界机构及专家对美国疫情的看法普遍悲观,多数机构下调全球及美国2020年经济增长预测,一些经济学家甚至预测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瑞银、高盛、标普、摩根等机构纷纷下调美国2020年经济增长预测:瑞银认为美国经济二季度会陷入萎缩,高盛将美国2020年经济增速下调至1.3%,标普将美国经济增速下调0.3个百分点至1.6%,摩根将美国第一季和第二季的经济增速调整为-0.2%和-0.3%。GGV和红杉资本等机构号召企业做好准备以应对疫情更严重的冲击。著名经济学家海思、布林德和彭博社学者预测美国经济甚至会步入衰退,彭博社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一年美国衰退的概率达到53%。此外,摩根大通警告,疫情可能使全球最具流动性的资产——美国国债交易状况恶化。
随着美国疫情逐渐升级,美国政界开始淡化其政治意味,终于开始正视疫情对美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冲击,防控措施也全面升级。美国各界对美国新冠疫情蔓延普遍较为“谨慎”或“悲观”,从专业人士的角度看,新冠疫情对美国各方面的影响已不可忽视。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3月18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美国“疫情”的不同声音——战“疫”系列十五》。
外资机构如何评估疫情的影响?——战疫系列三
怎么看西贝之忧?——从四大行业的现金刚性支出看疫情的冲击&战疫系列四
什么是复工的“马蹄钉”?——从口罩的估算讲起&战疫系列五
经济影响再评估——战疫系列六
还有多少人需要赶路?——战疫系列七对抗疫情要花多少钱?——基于财政视角&战疫系列八战“疫”政策三阶段梳理及复工跟踪——战疫系列九复工的三个概念辨析——战疫系列十
战“疫”费钱,财政的出路在哪里?——战疫系列十一经济政策从“暂停”进入“小跑追赶”——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部署会议点评&战疫系列十二
掉进黑天鹅湖的CPI——战疫系列十三地产如何带着镣铐起舞?——从供需十五个细节看地产约束&战疫系列十四【数论经济系列】M1拆分框架:一个连接经济与市场的核心指标--数论经济系列一贸易战下的中美CPI:短长期和分项影响全拆解--数论经济系列二
汇率升贬之外的思考与指标应用--数论经济系列三步随溪水觅溪源--制造业投资预测框架&数论经济系列四
功夫在降息之外:美联储政策框架的十字路口--数论经济系列五
于细微处见知著:五大视角全面回顾中美贸易摩擦--数论经济系列六
美国经济全景--“双时钟”视角兼论美国经济领先指数构建&数论经济系列七
降息概率何时还会再背离?--详解FedWatch和WIRP计算方法&数论经济系列八
酒饮微醺,过犹不及--论地产不可承受之重&数论经济系列九
越来越近的欧元反弹——再论欧美经济不一样的“差”&数论经济系列十【展望·2020】
经济有近忧,金融无大险,冷春过后自然暖——基于疫情的三大评估与两大展望
关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7个重要数据中央之“念”,部委如何“回响”?——30部委2020年工作部署梳理明年1季度还会“开门红”吗?踏边识界,持盾击矛——2020年策略报告
【大类资产配置框架系列】
从三因素框架看美债利率--大类资产配置系列一
长缨缚苍龙--中资美元债年度报告和大类资产配置系列二
2019年外资行一致预期是什么?--大类资产配置框架系列之三3万亿外资青睐何处--大类资产配置系列之四
2019年油价:“油”问必答?--大类资产配置框架系列之五“金”非昔比--大类资产配置框架系列之六
【思想汇系列】特别的时候,特别的国债--思想汇·第七期稳增长中“消失”的国开行--思想汇·第六期
国企去杠杆的三问三猜--第五期
宏观调控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第四期&201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第四期全球债务的椅子游戏--第三期
全球之锚:美国利率曲线的诅咒--第二期或许存在的六个预期差--第一期【思想碎片系列】关于贫富差距和个税调整的胡思乱想--系列九
券商股东面临大洗牌?--系列八
汇率的经验和政策工具都有什么?--系列七汇率破7概率极低--系列六历史不会简单重演--系列五【中美贸易摩擦系列】协议签署后的后续安排有哪些?贸易摩擦缓和十问十答第二轮反制措施姗姗来迟,中国企业可以从哪些国家进口?特朗普第二轮关税威胁,哪些行业首当其冲?除了出口,关税战潜在影响是重构全球产业链布局中美贸易谈判,美国“要价”是什么?一文读懂美国赴华贸易谈判团队美国顶尖智库眼中的中美贸易争端中美贸易摩擦将走向何方?中美贸易博弈将如何映射国内政策?美国精英阶层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华创宏观高端午餐会纪要华创证券钓鱼台会议第10期:中美关系展望【汇率一本通系列】调整汇率风险准备金率的表意与深意--系列一人民币汇率的近忧与远虑--系列二土耳其货币暴跌对中国的“兜圈式”影响【高频观察·每周经济观察】国际组织如何评估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关注欧美不一样的“差”——国庆海外回顾降息之外的功夫:扩表前置守护名义利率空间——评美联储重启扩表龙头房企真的缺钱吗?
财政乘数知多少库存周期上行的阻力在哪?
LPR改革的四个关注要点
当下的美联储和1995-1998年有多像?
总量下行,建安回落---下半年地产投资展望美、德、中未来产业的竞合分析【高频观察·中资美元债周报】
美债利率反弹,投资级高收益双杀--中资美元债周报20200315
投资级一往无前,高收益小幅回涨--中资美元债周报20200308
疫情冲击,投资级高收益天上地下--中资美元债周报20200302
海外避险情绪发酵,投资级趁势上涨--中资美元债周报20200223
外债登记管理新规落地,高收益市场收复失地--中资美元债周报20200216
一级发行平淡 二级高收益上涨--中资美元债周报20200209
避险情绪再起,投资级上涨,高收益折戟--中资美元债周报20200202
一级发行延续活跃,二级高收益维持上涨--中资美元债周报20200119
一级房地产发行开闸,二级高收益涨势延续--中资美元债周报20200112【高频观察·全球央行双周志】全球不确定性提高后,各国经济会何去何从?--全球央行双周志第20期
国际机构如何评估全球经济增长?--第19期
全球迎来人口老龄化挑战--第18期
2019年央行对风险事件和财政政策如何评估?--第17期
2019年美欧日货币政策怎么走?影响如何?--第16期
金融危机的反思:我们离下一轮危机还有多远?--第15期
贸易摩擦对全球影响几何?--第14期低通胀与攀升的全球债务:只是一个巧合?--第13期为什么本轮紧缩周期对金融条件的影响弱化?--第12期如何理解美国经济向好但收益率曲线平坦化?--第11期【高频观察·中国信贷官调查】2018年信贷利率将加速上行--2018年1季度中西部城商行隐现资产荒--2018年2季度信贷需求趋降,利率上行减速--2018年3季度银行投贷节奏前倾,资产荒预期浓厚--2019年1季度
“资产荒”从总量走向结构--2019年2季度
“资产荒”边际缓解,四季度信贷向好--2019年4季度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